前几天路过一家新开的咖啡馆,装修得特别有格调。结果想上网查查营业时间,愣是找不到官网,最后在某个点评平台角落里翻到个两年前的过期信息。这事儿让我突然意识到,现在还有不少企业觉得"网站建设就是个摆设"。
一、官网=24小时营业的黄金地段
说真的,现在要是哪家企业连个正经官网都没有,就像在CBD开店铺却把招牌藏在后巷。我有个做服装批发的朋友,以前死活不愿意做网站,觉得"微信发发朋友圈就够了"。去年被同行刺激着做了个带在线选款功能的官网,半年后营业额涨了四成——因为外地客户不用再跑来看样衣了。
移动互联网时代最讽刺的是什么?是大家都在刷手机,但很多企业的线上门面还停留在"建站=放个企业简介"的原始阶段。你看那些做得好的企业官网,早就是集品牌展示、产品橱窗、客服中心于一体的智能终端了。
二、别被模板网站给坑了
说到这儿我得吐槽下,市面上那些号称"999元全包"的建站服务。去年帮亲戚公司看网站方案,某服务商给的模板点开一看,导航栏居然还带着"Lorem ipsum"的占位文本!这种套模板的网站,就像给西餐厅挂个沙县小吃的招牌,看着就透着股不专业。
真正好用的企业网站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:加载速度别比蜗牛慢(我见过首页要加载8秒的"高端设计")、手机看着不能像被门夹过、后台管理别搞得比解微积分还难。特别提醒要警惕那些自称"全自动优化"的系统,上周刚见着个把企业新闻页全部塞进h1标签的"智能SEO",简直灾难现场。
三、内容才是永不过时的装修
见过最可惜的案例是家文创公司,花大价钱做了炫酷的交互网站,点进去最新产品更新停留在去年双十一。这就像米其林餐厅用外卖盒装菜,再好的架子也白搭。
建议企业做内容规划时记住"三三制":三分之一讲专业(别整那些连自己员工都看不懂的术语)、三分之一讲故事(客户案例比老板致辞有用多了)、三分之一留白(别把网站做成超市促销海报)。有个做工业设备的朋友,坚持每周更新技术问答版块,两年时间硬是把官网做成了行业百科,现在60%的询盘都来自这里。
四、流量转化不是玄学
总有人问我:"网站每天几百访问量,怎么就没几个真客户?"去年给家培训机构做咨询,发现他们官网的"立即咨询"按钮居然用灰色字体藏在页脚!这就好比在火锅店把菜单刻在桌子底下。
几个提升转化率的小技巧:
- 把联系电话做成浮动按钮(但别搞成弹窗轰炸)
- 产品页放个实时咨询窗口(注意不是那种会自动播放语音的)
- 重点内容别让用户翻三屏才能看到
有家做定制家具的,把"免费设计"的入口从二级页面挪到导航栏,线上订单直接翻倍。
五、维护比建设更重要
很多企业把网站当商品房,觉得建好就能一劳永逸。实际上它更像私家花园,得定期修剪维护。上周看个传统制造企业的网站,证书展示区还贴着2015年的ISO认证,这种细节特别败好感。
建议安排专人每月做这些事:更新两篇行业相关文章、检查所有链接是否存活、看看后台数据哪些页面最受欢迎。有个做农产品电商的客户,通过分析用户停留时间,发现大家特别关注冷链配送环节,于是单独做了个运输流程视频,转化率立马提升20%。
说到底,企业网站早就不只是"网络名片"了。它既是销售员,又是客服,还是品牌宣讲官。那些觉得"有个网站就行"的企业,就像穿着睡衣参加商务谈判——不是说绝对不行,但肯定谈不到好价钱。
(写完突然想起那家咖啡馆,回头发现他们终于上线了官网,首页大图居然是杯拉花糊了的咖啡...这大概就是典型的"有了网站但没完全有"吧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