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每次看到那些设计得像十年前风格的企业网站,我都忍不住想吐槽。这都2023年了,怎么还有公司把官网做得跟电子版宣传册似的?前几天帮朋友公司做咨询,点开他们官网的那一刻,我差点以为穿越回了拨号上网时代。
企业网站早就不是"有就行"的时代了
记得五年前,很多老板的观念还停留在"有个网站充门面就行"。现在可不一样了。前两天碰到个做外贸的客户,他跟我说了个特别有意思的比喻:"现在的企业官网就像实体店铺的橱窗,路人经过十秒钟就能决定要不要进店看看。"
确实如此。我观察过用户浏览习惯,大多数人点开一个新网站,3秒内就会形成第一印象。如果加载速度慢、排版混乱,用户根本不会给你展示产品的机会,直接右上角点叉走人。这就像把门店开在黄金地段,却用报纸糊窗户一样离谱。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说到建站误区,我可太有发言权了。早些年帮人做网站,遇到过各种哭笑不得的情况。有个客户坚持要把企业宣传片放在首页自动播放,配的还是特别激昂的背景音乐。结果呢?用户一打开网站就被吓跑,跳出率高达90%。
还有更绝的。见过一个制造业网站,产品分类竟然有18个层级!找款螺丝刀要点七八次才能看到详情页。后来我们做用户测试时,有个老工程师直接骂街:"这网站设计的人是不是从来没进过车间?"
移动端体验比你想的重要得多
上个月聚餐时,做餐饮的朋友跟我抱怨线上订单少。我当着他面用手机打开他家官网,结果图片加载不出来,点餐按钮被广告挡住,需要放大才能操作。他自己试了试,尴尬地笑了:"原来我们一直在把顾客往外赶啊。"
现在超过70%的流量都来自移动端,但很多企业网站还是按PC端设计的。这就好比准备了满汉全席,却只给客人一根吸管——再好的内容也白搭。有个做建材的客户,改版时坚持要把产品参数表原封不动搬到手机端,结果用户根本看不清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。
内容才是王道,但别自嗨
我特别理解企业想展示自己的心情,但很多官网内容写得跟政府工作报告似的。什么"在上级领导关怀下""秉承某某理念",用户看了只会想打哈欠。有次帮一个文创品牌改文案,他们把设计师获奖经历写了整整两屏,产品特色却只有三行字。
建议写网站内容时,不妨换个角度思考:用户到底关心什么?就像我们去餐厅,更在意菜品好不好吃,而不是厨师拿过多少奖。有个做智能家居的客户很聪明,他们把技术参数转化为生活场景,比如"再也不用担心出门忘关空调",点击量立刻翻倍。
这些小细节决定成败
说几个容易被忽视但特别影响体验的细节:
1. 加载速度超过3秒,53%的用户会选择离开(这个数据我记不太清了,大概是这样)
2. 联系方式要显眼,最好固定在每个页面
3. 产品图片一定要高清,别用那种像是用座机拍的效果
4. 定期更新内容,别让新闻停留在2018年
上周看到一个特别用心的案例。家装公司的网站做了个"装修计算器",用户输入面积就能估算工期和预算。虽然功能简单,但特别实用,转化率提高了30%不止。
别把SEO想得太复杂
很多老板一听到SEO就头大,其实没那么玄乎。说白了就是两点:你的网站要能被找到,找到后要让用户愿意看。有客户花大价钱做关键词排名,点进去却是满屏的行业术语,普通消费者根本看不懂。
建议先从这些基础做起:
- 把公司业务写成普通人能听懂的话
- 多拍些实景使用照片
- 增加客户评价版块
- 定期发些行业小知识
有个做农产品的客户,就在网站上开了个"种植日记"栏目,记录作物生长过程。没想到这个版块特别受欢迎,还引来了几家高端超市的采购咨询。
持续运营才是关键
建网站不是一锤子买卖。见过太多公司花重金建站,之后半年都不更新一次。这就像买了辆跑车却从不保养,迟早要出问题。建议至少每月更新些内容,哪怕是行业资讯或者使用小贴士。
我有个客户做得特别好,他们在网站上开了个"客户问答"专区,把常见问题整理出来。不仅减少了客服压力,还意外发现了很多产品改进点。现在这个版块成了他们的流量入口之一。
说到底,企业官网就是个24小时在线的销售员。它不需要多炫酷,但一定要专业、实用、友好。下次当你打开自家网站时,不妨以陌生用户的视角看看:这个"销售员"到底合不合格?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想多看两眼,是时候考虑改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