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每次遇到还在用QQ空间式企业官网的老板,我都忍不住想问问:您这网站是打算用来怀旧的吗?去年帮朋友公司做咨询,打开他们花三千块做的网站,加载速度慢得像拨号上网,产品图片模糊得自带马赛克效果。最绝的是"联系我们"页面,留的邮箱居然还是163免费邮箱——这哪是做生意,简直是在玩大家来找茬啊!
为什么说网站是企业的数字门面
现在还有人觉得"酒香不怕巷子深"?醒醒吧!前两天去参加行业展会,遇到个做精密仪器的老板跟我抱怨:"我们质量绝对行业前三,就是客户总问官网怎么打不开..." 您猜怎么着?他们官网服务器放在国外,打开要先看30秒地球仪转圈圈。
移动互联网时代,客户判断企业靠不靠谱就三步:搜品牌词、看官网、查联系方式。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,某技术型企业因为网站太简陋,被甲方怀疑是皮包公司,200万的单子直接飞了。所以说啊,网站早就不只是展示窗口了,它是24小时在线的销售、客服兼企业发言人。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网站建设坑
说到建站的血泪史,我可太有发言权了。早年间图便宜找大学生兼职做网站,结果首页banner图上的联系电话都能写错;还有次遇到套用模板的,导航栏居然留着"此处放公司简介"的占位文字。最要命的是某些建站公司吹得天花乱坠,交完钱才发现所谓的"定制开发",就是把别人家代码换个颜色。
现在市面上建站服务鱼龙混杂,从几百块的自助建站到几十万的定制开发都有。但千万别被低价冲昏头——见过太多企业为省两万块预算,最后花十万改版的案例。有个做食品批发的客户,当初选了某平台1999元套餐,结果发现后台连商品批量导入功能都没有,每个月光更新产品信息就要耗掉半个文员的工作量。
好网站的三大隐形标准
你可能想不到,真正的好网站往往赢在细节。上周帮客户做竞品分析,发现排名前几的企业官网都有这几个特点:
1. 加载速度比竞争对手快1秒——现在人耐心有限,3秒打不开就直接叉掉了
2. 手机端体验不输电脑端——要知道60%的询盘现在都来自移动端
3. 每个页面都有明确行动按钮——就像超市货架,得让顾客知道下一步该干嘛
特别想说下最后这点。有家做工业设备的企业,把"在线咨询"按钮做成和背景相似的淡蓝色,点击量还不到行业平均值的1/3。后来我们改成橙红色带微闪动效,当月询盘量直接翻倍。所以说啊,网站设计不是艺术创作,得用数据说话。
建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
很多老板觉得网站上线就万事大吉了,这想法简直比Windows98还古老。去年有个做家居定制的客户,花大价钱做了炫酷的3D展厅,但三个月后流量跌得惨不忍睹。原因很简单——他们压根没做内容更新,最新案例还停留在网站刚建好时的样板间。
其实网站就像养鱼,不是买个好鱼缸就完事了。你得定期:
- 更新行业资讯(每周至少1篇)
- 添加成功案例(每成交5个客户就更新1个)
- 优化关键词(根据每月搜索数据调整)
有个做环保材料的客户坚持更了半年博客,现在30%的订单都来自博客带来的长尾词流量。最神奇的是,有篇讲材料耐候性的技术文章,居然被高校老师当作了教学参考资料。
给准备建站的企业几点忠告
最后掏心窝子说几句:
1. 别把建站当成本,要当投资——优质的网站三年内回报率通常超500%
2. 一定要参与设计过程——再专业的设计师也不如你懂自家产品
3. 留好后期优化预算——网站就像汽车,定期保养才能跑得远
记得前年帮某母婴品牌做网站,老板坚持要在首页放宝宝爬行视频。结果测试发现,用户注意力全被视频吸引,反而忽略了下面的产品展示。后来我们改成静态主图配动态标签,转化率立马提升22%。这告诉我们:专业的事可以听专业建议,但决策权必须在自己手里。
说到底,企业建站就像装修房子。你可以选择简装快住,也可以精心设计每个细节。但记住一点:在这个扫码比握手还频繁的时代,你的网站可能就是客户对企业的第一印象。所以问题来了——你家的数字门面,现在能打几分呢?